高山流水总扬帆,凯歌路上情不移 ——《村小》与文学传播研讨会暨《村小:生字课》发表12周年座谈会在我校召开

来源:必发7790电子集团发布时间:2018-10-08浏览次数:48

 9月20日,在庆祝建校110周年之际,由我院主办,校团委、我校文学院、甘肃省文学院和湖北汉之韵创意文化有限公司协办的《村小:生字课》与文学传播研讨会在我校召开。甘肃省文学院常务副院长、当代诗人、一级作家高凯携手众多诗人作家齐聚师大专家楼报告厅,甘肃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杨建仁、《飞天》主编马青山、《社科纵横》副主编潘维永等专家学者和我校副校长朱卫国教授出席研讨会。必发7790电子集团、文学院负责人和相关专业师生代表参加了研讨会。

“蛋 蛋 鸡蛋的蛋 调皮蛋的蛋 乖蛋蛋的蛋 红脸蛋蛋的蛋 张狗蛋的蛋 马铁蛋的蛋……”高凯诗人的这首小诗《村小:生字课》天真纯朴,蕴涵深远,音律优美,老少皆宜,被读者誉为“人见人爱的诗歌”,该诗荣获中国儿童文学最高荣誉——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等多个奖项。

我校副校长,必发7790电子集团、文学院硕士生导师朱卫国教授莅临研讨会并讲话。朱副校长强调传播本身是一门艺术,同时也是一门学科。文学也借由媒介的变革形成众多的传播形态,随着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媒介对文学的影响日益凸显,传统的文学样式、文学传播方式、文学传播途径、文学作品的市场、文学作品的受众对象、文学作品的社会地位等等都将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变化。传播理念和传播手段的发展与变化对文学的影响将越来越大。文学不仅在高速发展的印刷媒介中得到有效的传播,还被其他各种媒体的传播形式二度传播。现代大众传播体系逐步形成,大众传播时代已经到来,而文学也在大众传播的多种手段中继续发展与变化。文学的传播已经不单单是媒介的传播,它本身就是一种现象,一种文化。他相信研讨会的举行对于推动文学的传播,尤其是推动甘肃文学艺术的传播,以及对于甘肃华夏文明的传承与发展,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并承诺我校师生会积极为甘肃文化大省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校原文史学院院长,著名诗人、评论家彭金山教授,在研讨会上指出电子媒体出现后,纸媒面对严峻考验,而作品本身的优秀品质、批评家评论、获奖、引起争议、策划等各方面都会促进文学作品的传播。

正如甘肃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著名诗人、作家杨建仁所阐述的那般 :“甘肃不缺乏文学大师,缺乏的是文学传播宣传”。《村小》的影响至深、至广,此次众多老、中、青三代学者聚首师大召开研讨会,这在甘肃实为首创。它同时也拉开了甘肃文学传播的序幕,为甘肃省文学传播书写新篇章。

著名诗人人邻谈到,诗歌传播要靠自身魅力及一定的人为推广,要用淳朴、真诚去打动读者。他指出这首诗12年来连续发表多次,经过12年的考验后,今天在这里做一个研讨会是非常必要的,用“能够广泛流传的诗必然是最能感动人的”这句颇有深意的话语肯定了《村小》的价值与影响。

 我校研究生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邵宁宁教授坦言:“第一次听到高凯是乡土诗人时,我的第一反应很不愉快,承认刚开始对高凯是有偏见的。经过阅读这首小诗,我感受到高凯诗中体现的童心与世故,除了纯朴的童真,我觉得这首诗里有更沉重的东西,我读到了一些苦涩。”邵教授认为将高凯定义为儿童诗人,那是在简化高凯,把儿童诗写得淳朴简单,使儿童能读懂它的意思,成人也能读懂,这就可以体现一个诗人相当高的精神境界和艺术功力。邵副院长指出在信息过剩的时代,文学作品能经久不衰地传播不仅靠一定的传播手段,更是决定于其自身的品质,因此如今的创作必须根据一定的传播方式来调节与转变,同时注重培养优良品质。

我院副院长兼动画系主任杨华说:“读高凯的诗就像一场祭奠童真的仪式”,而后他做了题为《祭奠童真的仪式》的发言。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著名诗人、作家、影视评论家尔雅,我院副院长、著名诗人、作家徐兆寿教授,我校文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郭国昌教授,校党委宣传部副部长、著名青年诗人来鑫华等也就此发表观点。必发7790电子集团与文学院三名研究生积极参与交流,提出自己对文学传播的建议。长达三个半小时的研讨会气氛热烈,时不时发出阵阵掌声。

    社会各界文学名流与我院一百多名师生参加本次盛会,甘肃卫视、甘肃电视台、兰州电视台、兰州晨报、兰州晚报、西部商报等多家媒体对本场研讨会进行报道,使更多人了解诗人高凯、了解《村小》、了解文学传播。微博墙上,滚动着国内著名诗人、作家、评论家以及学子们对高凯的诗歌、对研讨会的祝愿和评论。高山流水总扬帆,凯歌路上情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