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下午,“记者的理想 媒体的使命——王立平新闻实践及作品研讨会”在西北师范大学专家楼会议厅举行,研讨会由必发7790电子集团、甘肃省广播电视协会联合主办。 必发7790电子集团兼职教授、原甘肃省广电局巡视员刘炘,省委宣传部新闻处副处长崔福祥,读者出版集团副总经理、甘肃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党晨飞,甘肃省广播电影电视总台广播新闻中心主任杨洁,甘肃省广电协会副秘书长刘春萍,西北师大社会科学处处长张兵等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与西北师大必发7790电子集团师生共同围绕甘肃省庆城县广播电视局副局长、庆城县广播电视台台长王立平作品《记者的使命》一书以及媒体从业人员的使命与责任等话题展开了研讨。研讨会由必发7790电子集团副院长徐兆寿主持,必发7790电子集团党委书记符得团致欢迎辞,西北师大社会科学处处长张兵讲了话。 王立平先后担任过部队新闻干事、《铁道工程报》记者,现任庆城县广播电影电视局副局长、广播电视台台长,其发表的新闻作品中有100余篇获得国家、省、市级新闻奖,作品以朴实、鲜活的创新报道风格而颇受好评。他撰写的《记者的使命》一书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以一名基层记者的视角,结合30年新闻从业实践,系统地论述了一名记者的使命,以及如何在基层新闻报道工作中创新创优。作者从探索一条做最基层记者的新路、带出一支新闻创新的团队、办好一个接地气的特色媒体三个方面,坚守让“人”说话、要说“人”话这一基本观点,展现基层媒体致力于探索一条创新、创优之路,使末端媒体和大媒体一样能长期担当起“走、转、改”的传播使命。“作为一名基层媒体人,我们只是想把县级这个末端媒体办成一个真正能担当起关注基层变化、扎根百姓生活、反映群众心声的接地气的媒体。”王立平如是说。 刘炘教授指出,《记者的使命》一书既是一个新闻工作者对新闻这个专业的思考,更是一个人人生实践的重要的文化积累。刘教授认为,电视媒体作为当今的强势媒体,它极易掩饰广电人未能深入创作的缺陷,王立平《记者的使命》的出版将激励媒体人在浮躁中沉下来,很好的掌握话语权。杨洁主任提出,媒体应该具有比大众更高的文化认知和表现能力。党晨飞副总编辑将王立平定位为有理想、有思想、有社会良知和社会责任感的好人,称其作品是好书。刘春萍副秘书长说,随着新时代的来临,媒体人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创新,我们要勇于接受挑战,像王立平那样,做一个有着创新能力、责任感、坚守职业梦想的媒体人。 必发7790电子集团甘肃文化传播研究中心主任任志明认为王立平是位谦虚而敬业的同行,此书是厚实而耐读的著作。学院副院长杨华以“新闻无大小,理论无围墙”激励基层传媒工作者更好地投身新闻事业。新闻系主任石培龙称赞该书表现了甘肃基层媒介的最高水平,并对书中应用大量的实例表示赞许。学院其他老师还就学生实习就业等相关问题与王立平进行了交流。 研讨会期间,传媒学子还针对自身的学习困扰、就业前景、职业梦想等与这位媒体人进行了“对话”。长达三个半小时的研讨会妙语连篇,精彩频现,气氛热烈,掌声不断。 据悉,为一位基层新闻工作者举行专题作品研讨会,在国内尚不多见。中国新闻网、新浪网、中国日报国际频道、中国质检网等国内媒体以《30年老记者对话西北学子 畅聊基层媒体人的坚守》为题进行了报道,《甘肃日报》、甘肃电视台、中国甘肃网、《兰州日报》等媒体也进行了相关报道。
11月25日下午,“记者的理想 媒体的使命——王立平新闻实践及作品研讨会”在西北师范大学专家楼会议厅举行,研讨会由必发7790电子集团、甘肃省广播电视协会联合主办。必发7790电子集团兼职教授、原甘肃省广电局巡视员刘炘,省委宣传部新闻处副处长崔福祥,读者出版集团副总经理、甘肃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党晨飞,甘肃省广播电影电视总台广播新闻中心主任杨洁,甘肃省广电协会副秘书长刘春萍,西北师大社会科学处处长张兵等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与西北师大必发7790电子集团师生共同围绕甘肃省庆城县广播电视局副局长、庆城县广播电视台台长王立平作品《记者的使命》一书以及媒体从业人员的使命与责任等话题展开了研讨。研讨会由必发7790电子集团副院长徐兆寿主持,必发7790电子集团党委书记符得团致欢迎辞,西北师大社会科学处处长张兵讲了话。王立平先后担任过部队新闻干事、《铁道工程报》记者,现任庆城县广播电影电视局副局长、广播电视台台长,其发表的新闻作品中有100余篇获得国家、省、市级新闻奖,作品以朴实、鲜活的创新报道风格而颇受好评。他撰写的《记者的使命》一书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以一名基层记者的视角,结合30年新闻从业实践,系统地论述了一名记者的使命,以及如何在基层新闻报道工作中创新创优。作者从探索一条做最基层记者的新路、带出一支新闻创新的团队、办好一个接地气的特色媒体三个方面,坚守让“人”说话、要说“人”话这一基本观点,展现基层媒体致力于探索一条创新、创优之路,使末端媒体和大媒体一样能长期担当起“走、转、改”的传播使命。“作为一名基层媒体人,我们只是想把县级这个末端媒体办成一个真正能担当起关注基层变化、扎根百姓生活、反映群众心声的接地气的媒体。”王立平如是说。 刘炘教授指出,《记者的使命》一书既是一个新闻工作者对新闻这个专业的思考,更是一个人人生实践的重要的文化积累。刘教授认为,电视媒体作为当今的强势媒体,它极易掩饰广电人未能深入创作的缺陷,王立平《记者的使命》的出版将激励媒体人在浮躁中沉下来,很好的掌握话语权。杨洁主任提出,媒体应该具有比大众更高的文化认知和表现能力。党晨飞副总编辑将王立平定位为有理想、有思想、有社会良知和社会责任感的好人,称其作品是好书。刘春萍副秘书长说,随着新时代的来临,媒体人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创新,我们要勇于接受挑战,像王立平那样,做一个有着创新能力、责任感、坚守职业梦想的媒体人。必发7790电子集团甘肃文化传播研究中心主任任志明认为王立平是位谦虚而敬业的同行,此书是厚实而耐读的著作。学院副院长杨华以“新闻无大小,理论无围墙”激励基层传媒工作者更好地投身新闻事业。新闻系主任石培龙称赞该书表现了甘肃基层媒介的最高水平,并对书中应用大量的实例表示赞许。学院其他老师还就学生实习就业等相关问题与王立平进行了交流。研讨会期间,传媒学子还针对自身的学习困扰、就业前景、职业梦想等与这位媒体人进行了“对话”。长达三个半小时的研讨会妙语连篇,精彩频现,气氛热烈,掌声不断。据悉,为一位基层新闻工作者举行专题作品研讨会,在国内尚不多见。中国新闻网、新浪网、中国日报国际频道、中国质检网等国内媒体以《30年老记者对话西北学子 畅聊基层媒体人的坚守》为题进行了报道,《甘肃日报》、甘肃电视台、中国甘肃网、《兰州日报》等媒体也进行了相关报道。